在 2018 年,工业自动化领域又将有哪些新动态,十位该领域领先企业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做出了自己的预测。
在调查了 12 个国家的 3000 名商界精英对物联网的看法后,施耐德电气得出结论称,物联网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将堪比工业革命、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将极大推动社会创新与繁荣,将引发新一轮企业数字化转型。施耐德电气首席执行官赵国华说: 到 2020 年将会有 500 亿互联产品实现数字化。
而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首席技术官兼执行委员会成员 Prith Banerjee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我们从始至终致力于为客户生产最好的物。到了新的时代,我们就把这些物连接起来,成为相互连通的产品。
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博会上,全球知名的自动化控制及电子设备制造厂商欧姆龙以 进化 为主题展出了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智能生产解决方案和相应自动化产品。
欧姆龙 Robot PJ 推进统辖部部长丁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机器人替换人力,一是人不愿意干的事情由机器人来代替,二是人干不了的事情由机器人来做。但是,因为在一些具体的工艺上采用机器人还是难以实现,需要人去结合操作。可能现有的技术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人和机器配合进行更好的协作是未来发展一个趋势,这一个市场的方向我们始终是在关注的。对于一些具体的应用,欧姆龙可能也会考虑一些协作式的机器人,或者会去充实我们的产品线。
贝加莱工业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宋华振认为,智能工厂的核心应该是对 变化 的响应能力。这里的 变化 即指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但他也同时提出,智能化不应该仅仅包括产品本身,也包括对质量、成本与交付周期这些基本运营管理的 优化 ,因此,智能工厂能够解决高品质、低成本与快速交付这些基础的能力提升问题,然后是在此基础上的个性化。
而另一方面,宋华振认为,随着云计算、IoT 的应用深入,来自 IT 厂商向下的延伸能力会让一些 HMI、网络传输设备、现场采集的厂商产品受到一定的冲击,虽说整体市场会增长,但如果无法响应未来的开放性需求,恐难在市场上持久生存。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副理事长李培根接受记者正常采访表示, 中国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智能制造生态在悄然发生变化。
李培根表示,中国学界政界都很关注国际智能制造发展,中国智能制造业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很多企业在观念上有了改变,我们应该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相应的技术支撑,这样的需求变得迫切,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在第二届世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大会主论坛召开期间,菲尼克斯 ( 中国 ) 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顾建党接受访谈时表示,在推动工业 4.0 和智能制造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快推进人才 4.0 建设。
顾建党说,大约在 5 年前,在德国工业 4.0 和中国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相互交融过程中,菲尼克斯作为推动者和发起者,深刻意识到从 中国制造 到 中国智造 的跨越,面临的最大瓶颈是人才、教育以及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构建。
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代理董事长、总裁赵彪表示,未来企业建工厂,将无需购买设备,而围绕加工需求建立的智能生态成形后,产业金融、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协同,可以建立起新的业态,最终形成共享经济,实现对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的彻底改变。
围绕加工需求建立智能的生态,啥关系最密切?只有经济关系是最密切的。这种合作建立的生态是合作共赢的生态,尤其是现在讲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分享经济,首先要替客户、替别人创造价值才能分享价值。我们这轮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真正改变的是生产方式,改变的是商业模式,改变的是经济共享。要利他才能利己。 赵彪说。
谈及工业通讯技术的未来发展,美国红狮控制亚太区销售副总裁高东列表示: 近年来,以太网、互联网等网络架构已愈来愈普遍地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将取代传统的串口通信成为自动化系统通信的主流。
他进一步阐述道: 无线局域网技术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也慢慢变得广泛和重要。它适用于各种工业环境,即使在极恶劣的情况下也能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设备层则将现场感应器、检测器、PLC、读卡器或别的设备,互相连接形成一个无线传感器控制网络,成为信息系统内管理收集数据的工具。随工业 4.0 的兴起,无线网络传输技术日益受到关注,适应物联网及兼具安全性能的无线产品将会更有市场。
在高东列看来,无线应用的市场已愈发完善,工业网络对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要求比较高,这需要无线设备在通讯上克服干扰、集中管理、延时较长等难题,更贴合工业网络的要求。工业物联网的兴起也需要无线网络能够无缝地与有线网络进行结合,因此集成化的路由、集中化的管理、高度的安全功能是将来对无线设备的要求。
去年 7 月,德国西门子公司与中国政府和企业在德国签署合作协议,与国家发改委签署了在数字化技术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表示愿意积极与中国分享 数字化企业 技术和解决方案,支持中国的产业转型与升级。
西门子首席技术官博乐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一定要通过数字化为导向的创新来实现产业升级。博乐仁表示,数字化转型对中国经济发展正产生深刻影响。 中国制造 2025 和 一带一路 倡议的提出,使中国更需要依靠以数字化为导向的创新来实现产业升级,提升全球竞争力, 一带一路倡议首先推动的就是丝路沿线各国的基础设施发展与相互连通,不仅仅涉及到物流网的联通,目前很多国家正在着手能源体系建设,能源网也会随之扩展,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创造更高水平的产业价值链,实现产业升级。
在 2017 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及工业技术业务部门负责人 Stefan Hartung 博士表示: 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制造业中的日常工作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人和机器将史无前例地紧密合作。工业 4.0 使工作变得更轻松。
Hartung 博士指出: 数字互联和生产助手能让工业领域的日常工作变得更安全、轻松和高效。 互联意味着人类能编辑、分析 4.0 工作台中机器产生的数据,并让数据可视化。在汉诺威工博会的先行新闻发布会上,博世互联工业部门负责人 Stefan A mann 博士说: 因为有了数字互联技术,过去许多要浪费操作工额外时间的任务,现在能够被快速简单地处理,工业 4.0 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操作工每天的工作负担。 根据咨询公司埃森哲的一项研究,63% 的员工认为日益发展的数字互联有助于提升工作环境,而只有 6% 的人持相反意见。
罗克韦尔自动化有限公司 ( Rockwell Automation )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Blake Moret 曾表示, 制造商和行业运营商正在探索实用的方式,以便将物联网应用到业务当中。最终,这一举措将带来可观的业务价值。在特定的工业应用中结合物联网技术和专长能够改善合作效率,缩短问题解决时间,并提升生产力。
Moret 提到了多个能够推动实施工业物联网和互联作业的因素,包括计算和互联成本的降低,以及信息技术和作业技术的转换。Moret 解释了采用物联网技术的互联企业如何利用可扩展分析,通过在业务的各个层面提供正确的信息,加强对工业运营信息的掌控,并交付更高的价值。他提到了罗克韦尔的客户 Great Lakes Brewing Co.,后者采用了可扩展分析来改善不同运营环节的可视度和生产力。
在自动化技术的促进下,工业正在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与综合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制造业的工厂正不断朝着高度一体化、集成化的进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