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规模庞大。截止2021年末,全国企业的数量达到4842万户,其中99%以上都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
中小企业富有活力、善于创新、经营灵活、反应敏捷,具有很多大企业不可比拟的竞争优势。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等更是独具优势,是培育经济稳步的增长新动能、助力经济发展、促进我们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的中坚力量。
在2011年《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2011)》新闻发布会上首次出现。同年9月,工信部发布的《“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中把坚持“专精特新”作为“十二五”时期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根本原则之一。
2013年7月,工信部发布《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丰满和规范了“专精特新”的内涵,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
2022年6月,工业与信息化部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认定标准,需同时满足专、精、特、新、链、品六个方面指标,促进其在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得到提升发展。
坚持专业化发展道路,长期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截至上年末,企业从事特定细分市场时间达到3年以上,主要经营业务收入总额占据营业收入总额比重不低于70%,近2年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不低于5%。
重视并实施长期发展的策略,公司治理规范、信誉良好、社会责任感强,生产技术、工艺及产品质量性能国内领先,注重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环节,至少1项核心业务采用信息系统支撑。取得相关管理体系认证,或产品通过发达国家和地区产品认证(国际标准协会行业认证)。截至上年末,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
技术和产品有自身独特优势,主流产品在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达到10%以上,且享有较高知名度与影响力。拥有直接面向市场并具有竞争优势的自主品牌。
1.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近2年研发费用总额占据营业收入总额比重均不低于3%;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5000万元一1亿元的企业,近2年研发费用总额占据营业收入总额比重均不低于6%;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同时满足近2年新增股权融资总额(合格机构投资的人的实缴额)8000万元以上,且研发费用总额3000万元以上、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比重50%以上。
2.自建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设立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
3.拥有2项以上与主流产品相关的I类知识产权,且实际应用并已产生经济效益。
位于产业链关键环节,围绕重点产业链实现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应用,发挥“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等重要作用。
主导产品原则上属于以下重点领域:从事细分商品市场属于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或符合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或属于网络强国建设的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核心技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领域等产品。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指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商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
2016年3月,工信部印发《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从聚焦有限目标市场、主要营业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强、经营业绩优、长期专注主要营业产品、符合制造业重点发展趋势、重视品牌培育、环保能耗达标、管理制度规范等9个方面明确了单项冠军企业的条件,引导制造企业专注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
聚焦有限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做制造业1-2个特定细分商品市场,特定细分产品营销售卖收入占全部业务收入的比重在70%以上。
在相关细分商品市场中,拥有强大的市场地位和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3位。
生产技术、工艺国际领先,产品质量精良,相关关键性能指标处于国际同种类型的产品的领先水平。企业持续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强,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主导或参与制定相关业务领域技术标准。
企业经营业绩优秀,利润率超过同期同行业企业的总体水平。企业重视并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好。
企业长期专注于瞄准的特定细分商品市场,从事相关业务领域的时间达到10年或以上,或从事新产品生产经营的时间达到3年或以上。
符合工业强基工程等重点方向,从事细分商品市场属于制造业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专用高端产品,以及属于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中有关产品的企业,予以优先考虑。
制定并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完善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并取得良好绩效,公告为工信部工业品牌建设和培育示范的企业优先考虑。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健全的财务、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和质量保证等管理制度。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基石,是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实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有利于带领企业树立“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引领和带动更多企业走“专特优精”发展道路;有利于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突破制造业关键重点领域,促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为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有利于在全世界内整合资源,占据全球产业链主导地位,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类高端、专业化发展中小企业的典型代表——隐形冠军企业。“隐形冠军”概念提出者、德国著名管理学者赫尔曼·西蒙教授认为,“隐形冠军”是指业内排名世界市场前三、年收入少于50亿美元、公众知名度较低、近乎隐形的企业。实际上,绝大多数“隐形冠军”企业都非常专业化、坚守主业,且极具“工匠精神”,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符合“隐形冠军”的主要特征。
两类企业都是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中重要一环,经常被混为一谈或者一并提及。几个概念的提法有共同的精髓所在,但也有所不同。
这些企业在各自领域营造了良好的企业未来的发展生态环境,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中国各细分行业在全球化竞争中持续发展强大,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是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而言,他们具有 专注执着、质量为先、工匠精神、持续创新等共同特点。
认定条件不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经济效益、专业化程度、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经营管理等4类专项指标做评定。制造业单项冠军有目标市场、市场占有率、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经营业绩、主要营业产品、发展趋势、品牌培育、环保能耗、管理制度等9个方面的要求,每一方面有若干具体条件。
发展阶段不同。《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精确指出,在各地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培育主营业务突出、竞争能力强、成长性好、专注于细分市场、具有一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引导成长为制造业单项冠军。
由此看出,我国对于中小企业规划的成长路径是,形成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到领航企业的创新发展培育体系。
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制造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的前一个阶段,制造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可以说是经济全球化、产业体系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升级加强版。